当前位置:首页 > 安室奈美惠 > 中石油:“十一五”每天获专利授权3.5件 正文

中石油:“十一五”每天获专利授权3.5件

来源:郢中白雪网   作者:彰化县   时间:2025-04-05 12:29:04

我就在想这个PM2.5到底是什么东西,后来就去问环保部门的专家,问明白就开始琢磨我们能做点什么。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的节能环保专业化促进平台,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成立10年来,创建了中关村国家环境服务业发展联盟、中关村资源节约与能源管理服务产业联盟、中关村清新空气产业联盟等系列绿色联盟,积极开展技术联合研发推广、标准编制、工程示范等工作,成为节能环保领域的综合集成服务平台。李钺锋委员也在思考。

中石油:“十一五”每天获专利授权3.5件

来自台盟的李钺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已有5年,每年都向大会提交15到20个提案。政协大会提案截止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李钺锋向大会提交了最后一份提案。这次政协大会前夕,经过认真调研,他带来了近30份提案。他建议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攻关和综合应用,同时通过培育更多能提供集成服务的创新型组织加速生态文明建设李钺锋委员也在思考。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的节能环保专业化促进平台,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成立10年来,创建了中关村国家环境服务业发展联盟、中关村资源节约与能源管理服务产业联盟、中关村清新空气产业联盟等系列绿色联盟,积极开展技术联合研发推广、标准编制、工程示范等工作,成为节能环保领域的综合集成服务平台。最后一份提案,却源自他会议期间对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的再次拜访。两项合计,需要扣除当年GDP的4.85%。

不难看出,该定义自诞生时起就存在着巨大的缺陷。2010年,林业部门开展了绿色GDP的核算工作,当时就把森林生态效益列入了其中。在观念上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及生态产品的本质所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组织出版了《环境进展的监测》,正式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其内涵就是在现有GDP的基础上,减去资源消耗和环境退化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绿色GDP时代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也日益凸显。最后,成熟的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技术完全能够支撑生态GDP核算。

中石油:“十一五”每天获专利授权3.5件

王兵研究员结合十八大报告和前期的科研成果,于2012年11月底首次提出生态GDP概念,即在现行GDP的基础上做两次减法(减去环境退化价值和资源消耗价值)和一次加法(加上生态效益),也就是说在原有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加入了生态效益。而2004年,我国GDP增长率为10.1%,这也就意味着增长率的将近一半被环境退化所抵消。《报告》显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由此看来,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只有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指导下,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尤其是生态文明中强调的自然的主动性,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从观念到行为上的转变。

2006年9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同时,还充分体现出了生态文明的思想,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共存的关系。十八大报告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再次,绿色GDP的概念体现的是存量范畴,而资源再生产所带来的效益属于流量范畴,如何实现流量与存量的紧密衔接,这是该定义中没有反映出来的。

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最终形成的《哥本哈根协议》中,同样提到了森林的重要性。德国计算了自然资产价值和污染破坏价值,其间最主要的是污染破坏价值。

中石油:“十一五”每天获专利授权3.5件

而倡导生态GDP、推行生态GDP核算制度,对大众来说,可谓是一个恰到好处的福音。其次,可持续发展是绿色GDP核算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即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王兵研究员进一步认为,生态GDP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同时还能体现林业工作者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生态GDP不单单是在做减法,而且还在做加法,这样就避免了当年GDP增长率被削减,相对于绿色GDP更容易使人们尤其是政府部门所接受。党政官员们已经开始在观念和行动中改弦更张,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墨西哥也将石油、各种用地、水、森林等资源纳入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这就将绿色GDP从出发点上决定了是GDP的减量因素(做减法),它只是简单的在核算中扣除了消耗,表现的仅仅是经济的实际水平,仍没有通过核算把人为干预下实际存在的生态价值统计出来(做加法)。因为其简单地认为经济产出总量增加的过程,必然是自然资源消耗增加的过程,也必然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过程。

面对历史新机遇,为了探索生态文明评价制度的创新途径,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首席专家王兵研究员于2012年11月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生态GDP的概念。首先,在经济发展与资源价值相关的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将生态效益纳入生态GDP核算体系,可以科学而客观地评价生态系统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作出的贡献,准确地反映出生态系统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的影响,全面地凸显生态系统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为国家制定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换句话说,就是自然生态系统在本身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为人类提供生活所需的资源和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中不涉及生态系统作为存在、遗产等所具有的功能。

当然,这个结果还不算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绿色GDP核算结果。先天不足:绿色GDP自诞生起就存在缺陷绿色GDP是在西方国家认识到工业GDP的弊端后提出来的,许多组织或个人为此纷纷提出了解决办法,如可持续收入思想、生态需求指标(ERI)、净经济福利指标、净国民福利指标等观点。

这也是绿色GDP核算制度推广的艰难所在。由此可知,国外的绿色GDP核算同样没有正确地正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因而忽略了自然界的主动性,即自然界自身的生态效益。那么当谈及现阶段的热点问题生态文明评价制度建设时,人们不禁会产生疑问,最好的途径是现行的绿色GDP核算吗?除此之外,还有没有一种核算是真正符合生态文明评价制度要求的?下面就让我们追随林业科学家的脚步解开这个谜团。在执行中实现了生态价值可以变现的技术难题。

就当前我国而言,森林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协调区域发展、发展森林文化产业,以及应对气候变化、防沙治沙、提供可再生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也可以看出,绿色GDP核算的概念还没有得到政府的全面支持。

生态GDP充分认识到了经济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反映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森林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以及其在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森林生态系统还能产生非常全面的生态产品。

再者,环境信息公开化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若是再将资源损耗价值扣除,那么当年GDP的增长率将会所剩无几,这个结果将是党政官员不愿意谈及的。

然而,这个概念并没有涉及到与生态产品、生态文明评价制度建设相关的理念。将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可以引导人们自觉转变观念,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宝贵财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观念,继而把这种观念贯彻到经济、社会的实践当中,建立考核和监管体系,促使人们加大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鉴于此,王兵研究员及其科研团队近年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最终确定了森林生态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育、森林防护和森林游憩8个方面,它们均是要纳入生态GDP核算体系之内的。因此,只能说其是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之一,而不是全部。

例如,2004年,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在全国推开绿色GDP核算,但却遇到了种种阻碍,最终无法实施。但不管这个过程需要多久,都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始、一个好的切入点。

也就是说,森林为经济体系以及人类生存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态服务。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项数众多,有些是可以量化的,而有些是不能够量化的。

由于过去是单纯的GDP增长的考核指标,现在却要在此基础上做减法,这就有可能影响地方官员的政绩,由此形成诸多阻力。当前,用绿色GDP考核政府业绩及党政官员政绩的评价方法一直难以开展。

标签:

责任编辑:北区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全网热点